已有 105375 人加入 核心团队 期待您也加入!






算法撑不起兴趣电商
距离兴趣电商的提出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抖音正在从一个单纯的短视频软件成长为一个多功能的巨量产品。那么,依托于算法成长起来的兴趣电商,如今发展得怎么样了?本文作者将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与你分享。
抖音要的实在太多了。
跨境电商要入场,海外电商要入场,品牌方要入场,工厂店播要入场,本地生活团购要入场,第三方带货要入场,甚至连电商延伸品外卖也要插一脚。
而现在的情况来看,算法还撑不起兴趣电商。
2022年初,抖音提出了电商业务 1500 亿GMV(商品成交总额)的目标,被业内视为有些“狂妄”。
对比隔壁拥有辛巴这一顶流IP的快手,屡屡出现明星带货翻车事件的抖音,似乎在商业化道路遭遇瓶颈。然而, 2020 年全年 GMV超过 5000 亿元的战果让市场开始重新审视抖音的电商价值。
抖音,将自己定义为「兴趣电商」,以此区别于传统的电商逻辑。但就其最近的动作来看,抖音引以为豪的算法推荐,似乎撑不起兴趣电商。
01 兴趣电商走进乌卡时代
兴趣电商,正在走进乌卡时代。
所谓的乌卡时代,即VUCA ,指的是易变不稳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模糊(ambiguous)四个英文单词组成了一个社会新环境。
「兴趣电商」这个概念源于2022年4月。在一场发布会上,抖音抛出了这个命题,并如是叙述:「基于用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动帮助消费者发现潜在的需求,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电商。」
如果用互联网产品化的语言翻译,就是针对海量的用户需求,用调教出的算法逻辑,给予足够精准的兴趣(内容/商品)推荐,这就是抖音对自己电商业务的定义。
为什么说兴趣电商在走入乌卡时代?因为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四个特征正好符合了它现在面临的困境。
先说说易变性。
用户兴趣的本质,实际就是标签化,在用户都点赞、关注、评论等轨迹,记录用户的日常行为逻辑、喜好,从庞大的流量池中筛选出相应的内容/商品,在一次次交互中,将推荐命中率逐步提升。
承载这一概念的基底,无疑就是字节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算法推荐逻辑。从头条信息流开始的强算法模式,是抖音在内容平台时代的商业壁垒。在不断试探中,平台内容流量转化成商业流量,如果下单多了,算法无疑会导向购物端,刷出带货视频的比例自然会提高,也就是易变性。
不确定性的特征,来自于内容平台与购物平台截然不同的用户心智。
一个人打开淘宝、京东甚至拼多多,想要购买的东西可能是不一样,但心智绝对是“购物消费”,用户消费买东西的容错率要比刷视频、看直播低很多;而打开抖音、快手、小红书这类平台,主要目的或许还是为了刷更多有趣的内容,核心诉求是「娱乐需求」或者「社交需求」,购物只是附赠价值,要么内容戳中刚需精准下单,要么看直播冲动消费。
不确定性,决定了兴趣电商复购和转化率较低、退货退款率高的业务特征,让其不断被外界质疑。
▲截然不同的电商逻辑
植入直播电商业务后,抖音与快手等内容平台内的整体内容环境,无疑变得更为复杂。算法推荐内容的机制,如果平移到电商或者说商品推荐,从产品角度而言,可以简单理解为淘宝千人千面算法的短视频/直播版,但更复杂。
兴趣电商,的确带了电商属性。打开抖音或者快手,搜索关键词出来的不会是直接的商品本身,而是强相关的内容,但用户会在看完内容后寻找链接;反观小红书就不行,用户只想看到内容,不想看到商业。
在兴趣电商的场景下,用户的需求往往开始时是不明确的,是模糊的。所以抖音开始大力发展品牌商家入驻,加强店播,加深消费属性,同时邀请更多的产业带工厂开启店播,在内容池里注入带货基因。
直播电商的赛道上,百舸争流,各家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抖音在提出兴趣电商后,又不断在加码新玩法。
02 算法撑不起兴趣电商
2022年抖音电商的GMV目标是 10000 亿,想要赶上拼多多在2022年的GMV。
有人觉得,建立在2022年的 5000 亿前提下,很有机会;有人觉得,抖音 5000 亿战绩中超过3000 亿的成交额是通过转跳到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实现的,本质上流量变现能力是瘸腿的。
能不能实现不知道,但是抖音准备入场的地方着实不少。跨境电商要入场,海外电商要入场,品牌方要入场,工厂店播要入场,本地生活团购要入场,第三方带货要入场,甚至连电商延伸品外卖也要插一脚。
▲飞瓜数据整理的抖音关键词
目前抖音的商业模型来看,算法还撑不起兴趣电商,因为它要的太多了。
从电商角度出发,无论是「兴趣电商」抖音还是「信任电商」快手,人货关系都是「货找人」,这意味着平台对商品不再具备像淘宝、京东等货架电商一样的承载能力。
在兴趣电商的产品逻辑中,商品触达用户的渠道,受限于直播的时长、观看的粉丝数,主播和用户之间的桥梁是算法推荐的一一匹配,主播的选品能力成为货架式电商货品搜索功能的替代品。但这有个致命伤就是,用户主动的消费兴趣没有入口,只能通过随缘刷直播间和去自己关注的某领域KOL处寻找。
抖音第一轮的解决方案是邀请更多的品牌方、供应链源头工厂店入驻,以带商品或者品牌关键词的直播、短视频,成为用户主动消费决策的承接点。
这依旧是依托于算法推荐的平台逻辑。但远远不够。所以在前几天上线的抖音17.0.0版本中,抖音有了大动作。动作的内容可以从App Store简介里,只有一句的更新介绍中感受到:「智能快速的搜索体验。」
很显然,抖音在补课自己的搜索模块,作为算法推荐的强有力补充。搜索的逻辑是专门开辟商品专栏,与内容并行。
而这些商品瀑布流的内容展示方式,一是货架电商的传统图文,二是直接转跳商品页的短视频。两者混杂。
▲抖音的商品专类搜索
前者是淘宝模式,无需赘述。后者,业内人士其实也很眼熟。
蘑菇街在今年5月开过一次发布会,会上公布了一个新产品模式「短播」,会后虎嗅将之称为「电商直播下半场的答案」,模式对标抖音,就是把抖音直播自动生成视频的「高光时刻」功能,赋予商品链接和搜索标签,成为平台内容池中的商品SKU搜索和直播内容沉淀。
很显然,抖音布局搜索,一方面是想把更多流量从KOL、商家的私域流量中解放出来,增加一条商品触达用户的渠道;另一方面,算法推荐在日益丰富的平台内容和商品内容前,显得捉襟见肘,通过搜索来提升商品/内容与用户的匹配效率,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模式好不好,用了才知道。至于抖音学来这一招后,效果如何,还有待考量。
作者:井寻
来源:井寻
-
引导语:昨晚半夜,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爱爱的”消息,并且附有不堪…
-
这个问题很好,我自己近期也一直在思考。要回答问题,还是得先定义问题:前景是什么意…
-
新榜今日首发全平台网红排行榜,对于“网红”,我们的定义标准力求“纯粹”、“典型”…
-
本月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23亿人,环比小幅增长,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国民出…
-
继“外国模特扮演斯巴达勇士”被抓后,昨天上午11点至12点多,在朝阳区建外SOHO街头,一…
-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
-
2016年,“网红”大热,成为投资界、新媒体界的“香饽饽”。papi酱的爆红,也告诉我们:…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行业异军突起,自2013年7月,“GIF快手”从工具…
-
在快手变现这个事情上,尽管快手颇为高调地宣布它的决心与计划,不过通过各种数据…
-
当流量红利消失,围绕着“留量”和“商业变现效率”的竞争,成为了抖音、快手在下…
-
回顾过去的2019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大盘增长在进一步放缓,3月份同比增速更是首次跌破了4…
-
原本因为公事忙到很迟才休息,结果又是手贱,睡前刷了微博微信。结果发现朋友圈莫名其…
-
拼多多拼团和用户消费分层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四线城市全面的互联网化带来的增…
-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
-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
-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
-
这两年,用户不断地与“免费”告别:支付余额提现收费了,听周杰伦的歌要买会员了…
-
那么多人每年都热衷于上ChinaJoy逛逛,无非就是奔着各种show gril去的: 嫩的掐出水的可爱…
-
继去年下半年股票行情下滑后,一时之间,理财类App开始遍布各各渠道。对于很多App讲激活…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