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 388518 人加入 核心团队 期待您也加入!
“百亿补贴”拯救了拼多多?
这样一组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
截至5月8日,拼多多的股价为54.6美元。如果从2022年6月份开始计算,那么目前拼多多股价的涨幅已经超过了170%,市值达到了650亿美元。
再次无限逼近京东!
相信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要与去年6月作为时间截点呢?原因在于,从2022年6月份开始,拼多多推出了让整个市场窒息的“百亿补贴”活动。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百亿补贴”才拯救了拼多多!
由此引出一系列的问题:
为什么拼多多顶着亏损的头衔,也要推出“百亿补贴”?为什么资本市场对补贴行为,不是唱空反而是拍手称赞?为什么京东和聚划算同样推出了“百亿补贴”,却依旧难以撼动拼多多的地位?
一、 为什么拼多多要推出“百亿补贴”?
对于拼多多来说,最为重要的两个指标是“增速”和“亏损”。
先说“增速”。
在2022年之前,拼多多凭借着“低价”和“拼团”的策略,无论是平台GMV还是月活买家用户数量,都实现了强劲的增长。尤其凭借在“下沉市场”的出色表现,让阿里和京东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不过,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情况发生了变化。
根据数据显示,该季度的新增用户数仅为2480万,创造了历史增长的新低,而同时的阿里和京东则试图深入“下沉市场”这一腹地,对拼多多展开反击。因此,拼多多需要采取措施,以挽救这种不利的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拼多多推出了“百亿补贴”活动。
相比于此前的营销活动,“百亿补贴”既没有先提价后降价的套路,也没有忽悠消费者满减凑单,而是实实在在的直接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在“百亿补贴”的刺激下,拼多多重新回了用户的高增长。
再说亏损。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任何平台和品牌得以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也就是说,通过补贴行为放大自己的亏损,无疑犯下了兵家之大忌。
不过,拼多多的看法却并非如此。
黄峥在去年的时候这样说道:
“对于拼多多而言,盈利随时都可以,但是最大的挑战是,怎样把这些钱投入到长期增值的地方中去。”
也就是说,亏损是拼多多的战略选择。
尽管2022年下半年拼多多花在营销费用上的支出显著增加,但是其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亏损的金额分别只有23.35亿元和17.52亿元。也就是说,与同期上市以及历史上这一时期的公司相比,拼多多的亏损的绝对金额和比例都是非常小的。
换言之,这些都是预期之内的亏损!
截至2022年底,拼多多的年度活跃用户为5.85亿,与阿里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是京东的1.6倍。
二、 为什么资本市场对拼多多的补贴行为,并不排斥
前面提到,在推出“百亿补贴”活动之后,拼多多的股价不仅没有暴跌,反而逆市上涨了170%。要知道,同期京东的涨幅只有50%,阿里只有30%。
这是为何?
说到底,其实还是看好“百亿补贴”对拼多多长期发展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第一、不仅有利于用户的增长,有利于提高一二线城市的渗透率。
除了用户增长之外,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加大对一二线城市的渗透。如此一来,既可以进一步扩大用户的规模,还可以深入到天猫、京东的腹地,增加用户的复购率和平台粘性。
当然,随着客单件和GMV的不断增加,拼多多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第二、“百亿补贴”的背后,真实投入的本金其实并不高,而且还可以通过广告费用冲抵。
让我们先看拼多多的打法。
首先,补贴范围集中在3C数码产品领域,且都是知名品牌。
这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在于,产品基本上都属于标准化产品,不仅品牌的知名度高而且价格比较透明、公开!这也是为何,拼多多会有限选择苹果手机作为补贴的突破口。
其次,补贴的价格是“成本价”而非“促销价”,与经销商合作而非品牌商。
以iphone11为例。
表面上看,iphone11的官方售价为5499元,但是这个是终端的销售价格。也就是说,经销商拿货的价格会远远比这个价格低。而且,随着产品发布的时间越长,价格会越低。
表面上看,拼多多每销售一部iphone11就需要补贴500元,但其真正的补贴金额可能在200元左右。
再次,在“百亿补贴”打响知名度后,商家要想参加活动必须拿出更低的“成本价”,还需要烧广告。
一开始,拼多多的补贴范围主要集中在3C数码产品;到后来,才逐渐的拓展到食品、服装、百货等品类,补贴的sku逐渐变多。但是,商家想要拿到官方补贴的话,是需要“竞价”的,也就是不断削低自己的成本价。
如此一来,拼多多所覆盖的补贴进一步降低,将部分成本转移给商家。
还有就是随着拼多多sku的不断增多,如果商家想要曝光和更多销量,怎么办呢?答案是花钱烧广告。
第三、与“新品牌计划”相配合,实现拼多多平台的升级。
“百亿补贴”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凡是经过“百亿补贴”认证的产品,基本上都可以理解为正品。也就是说,通过这个补贴活动,可以逐渐摘掉“假货、劣质产品”的标签。
与此同时,拼多多启动了“新品牌计划”,即扶持1000家覆盖各行业的品牌工厂,培育低成本的新品牌。另外,以国美与拼多多的战略合作为标志,国美也在不断推动品牌的升级计划,以更好的服务于用户需求。
三、为什么同样是“百亿补贴”,却很难撼动拼多多的地位?
同样是“低价诱惑”策略,同样是“知名品牌”的背书,再加上阿里系的庞大流量扶持,按道理来说效果会更好。
表面上看的确如此。
从聚划算推出“百亿补贴”以来,累计的访问量已经超过了1亿人次。但是,为什么依旧无法阻挡拼多多的脚步呢?
主要是几个原因。
第一、聚划算是B2C的模式,但是拼多多走的是C2M的模式,即通过工厂定制“新品牌”。也就是说,尽管聚划算的“百亿补贴”如火如荼,但是并不能损害拼多多的供应链。
第二、聚划算销量的增加,往往是其他产品销量下滑为代价。毕竟,消费需求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这就意味着补贴行为损耗了原本到手的利润。
第三、聚划算的SKU过多,结果导致分摊到单笔产品上的补贴降低。这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很难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第四、拼多多的主要消费群体在“下沉市场”,这就意味着通过补贴行为能够符合其消费升级的愿望。但是,聚划算刚好是反过来的。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百亿补贴”其实已经被拼多多打上了烙印,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其专属的营销玩法。
作者:品牌头版
来源:品牌头版(ceozhiku)
-
引导语:昨晚半夜,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爱爱的”消息,并且附有不堪…
-
这个问题很好,我自己近期也一直在思考。要回答问题,还是得先定义问题:前景是什么意…
-
新榜今日首发全平台网红排行榜,对于“网红”,我们的定义标准力求“纯粹”、“典型”…
-
本月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23亿人,环比小幅增长,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国民出…
-
继“外国模特扮演斯巴达勇士”被抓后,昨天上午11点至12点多,在朝阳区建外SOHO街头,一…
-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
-
2016年,“网红”大热,成为投资界、新媒体界的“香饽饽”。papi酱的爆红,也告诉我们:…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行业异军突起,自2013年7月,“GIF快手”从工具…
-
在快手变现这个事情上,尽管快手颇为高调地宣布它的决心与计划,不过通过各种数据…
-
当流量红利消失,围绕着“留量”和“商业变现效率”的竞争,成为了抖音、快手在下…
-
回顾过去的2019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大盘增长在进一步放缓,3月份同比增速更是首次跌破了4…
-
原本因为公事忙到很迟才休息,结果又是手贱,睡前刷了微博微信。结果发现朋友圈莫名其…
-
拼多多拼团和用户消费分层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四线城市全面的互联网化带来的增…
-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
-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
-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
-
这两年,用户不断地与“免费”告别:支付余额提现收费了,听周杰伦的歌要买会员了…
-
那么多人每年都热衷于上ChinaJoy逛逛,无非就是奔着各种show gril去的: 嫩的掐出水的可爱…
-
继去年下半年股票行情下滑后,一时之间,理财类App开始遍布各各渠道。对于很多App讲激活…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