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 589793 人加入 核心团队 期待您也加入!
钉钉上线“圈子”,社交之心还在?
这两天,钉钉和企业微信,暗自较上劲了,24小时内,分别放出两招。
先来看钉钉,开了一场直播发布会,发布了5.0版本,这个上线五周年的全新升级,包含了在线办公室、圈子、只能客户管理产品等功能。
最令人关注的是圈子功能,和微信去年上线的「圈子」功能同名,但不同于微信以兴趣划分圈子,「钉钉圈子」分为内部圈、在线教育圈、商业交流圈、社群运营圈四种模式。从命名可以看到,如今如火如荼的在线教育和私域流量,是本次「钉钉圈子」瞄准的。
在发布会上,钉钉CEO陈航重点提及了“在线教学圈”,该圈子的主要特征是方便教师“多群直播”高效开展教学工作。
通过“在线教学圈”,利用在线开课的多群直播、群发助手以及布置作业功能,企业和机构讲师可以创建一站式线上课堂,发通知、直播上课、布置点评作业。
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天,我们发现微信和企业微信似乎联合限时推广一个新功能「上课直播」。
如图所示,一些微信群在「+」按钮功能内,出现了「上课直播」按钮,用户点击后,便会跳到身份验证页面,进行家长还是老师的验证,值得注意的是,身份验证服务是由企业微信提供的。
身份认证为老师的用户,之后便可以在该微信群开启直播进行授课。
目前该功能还未正式上线,并非所有微信群都有该功能的限时推广,从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有该功能的群均有一个特点,就是群内有用户微信号和企业微信号进行了绑定。该功能的推广投放策略到底是怎样,目前还不得所知。
与微信的“难以捉摸”相比,钉钉的目的就明显很多:用圈子打造私域流量。实际上,这并非钉钉首次探索社交领域,却一直未取得优秀“战果”,想要靠圈子重启“社交”,结果会如何?
微信圈子是社区工具,钉钉圈子是社群工具
这一次,通过圈子,钉钉和私域流量挂上了钩,这也让钉钉这个办公平台,增添了几分社交属性。
实际上,这作为微信社区工具——「微信圈子」的思路“不谋而合”。自「微信圈子」上线一来,就引起了企业们的“特别关注”,由于其是通过去中心化模式的内容社交平台,所以商家可以能通过更软更隐性的方式输出品牌价值,拉新与运营自己的核心用户,最终实现转化。
从产品形态上看,两个圈子也较为类似,都是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形式的短内容社区,相比于群聊里的快速刷屏,社区形式更利于将有价值的内容沉淀下来。
不过,虽然都是通过内容分享来建立私域流量,但在针对人群、玩法等方面,「微信圈子」与「钉钉圈子」还是有很大区别。
- 入口不同。「微信圈子」入口“藏”于微信搜一搜内;而钉钉的圈子功能则位于“发现”页内的二级入口,与社群关联过的圈子,用户还可以从社群内进入圈子。相比之下,「微信圈子」的入口更深一些;
- 针对人群不同。「微信圈子」适用于所有微信用户,圈主根据兴趣建立圈子,邀请有相同喜好的朋友加入;而「钉钉圈子」则围绕企业而生,目前的四种模式中,企业内部圈仅允许企业内部用户加入,在线教学圈子则是主打教育群体,可在圈子内布置作业、学习活动等;商业交流圈则是行业交流圈,企业可邀请渠道商、商家、上下游合作伙伴加入,便于业务协同等。
- 玩法不同。「微信圈子」与公众号实现无缝衔接,「微信圈子」可以用来沉淀公众号粉丝,还可以对公众号进行粉丝反哺,吸引更多新的粉丝关注。其次是与小程序的打通,「微信圈子」可以深度连接商家的小程序店铺,用户可以在浏览内容的同时,便能实现“即看即买”,这也是其建立私域流量的另一特点。与「微信圈子」的思路完全不同的是,钉钉则是将圈子与社群进行无缝打通。社群与圈子关联后,圈子就可以作为社群的管理工具。此外,圈子的内容,还可以形成消息通知发到群里,及时通知到社群成员,实现高效触达。
- 用户沉淀方式不同。「微信圈子」是将公众号粉丝沉淀到圈子内。对于绝大多数公众号运营者而言,目前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提高粉丝的黏性、活跃度和忠诚度,而圈子则可以将粉丝进一步沉淀,在圈子内营造良性的兴趣、话题、商品的讨论氛围,运营者可以与粉丝“面对面”交流,从而提升粉丝黏性。「钉钉圈子」则是用来沉淀社群内的用户,群聊虽然能够将用户快速连接,但是由于其即时性太强,并不利于用户与内容的沉淀。比如,群主发布一条消息,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刷屏,以至于后来者也就“错过”了消息。而将社群用户沉淀到圈子,便可以做到从沉淀内容到沉淀用户,这对于企业建立私域流量来说有重要意义。比如,老师可以在圈子中分享学习的课外资源,同学们在圈子内分享交流,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以短内容的形式分享到圈子内,相比于社群,圈子更容易营造学习氛围。所以,有不少人视其为专门针对教育领域而推出。
教育资源争夺战一触即发,谁与争锋?
有趣的是,不管是钉钉推出的圈子,还是微信群上线中“上课直播”为老师“开小灶”,矛头都直指在线教育领域,随着新一轮能力的推出,双方的教育资源争夺战也正式打响。
超级App纷纷投入“教学”场景,本来也实属意料之中。
一方面,在疫情笼罩的背景下,线下教学活动全部关停,转移至线上,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学机构都急需靠谱的线上教学工具来保证日常工作,且涉及老师、家长、学生三方,用户基数大,有需求就有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关系的特殊性,三方用户黏性高的同时,老师对家长、家长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性,只要能够吸引老师,就会自然带动家长、学生,实现“一带多”的高效增长。
所以无论是钉钉还是微信,都在尽可能的为老师提供教学工具,帮助老师高效完成工作,用老师带动家长、学生资源。不过由于钉钉和微信本身的属性不同,二者在打法上也有细微的差异:
- 钉钉用B端撬动C端。一直以来,钉钉作为企业工具面向的都是B端用户,而通过教育场景,能够有效的通过学校、培训机构等B端用户,撬动家长、学生等C端用户下载、使用钉钉,由于教学过程是连续性的且时间较长,也能有效的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 而微信群“上课直播”则是通过海量C端用户去带动B端。无论是老师、家长、学生各角色可能都存在在微信内,通过拉微信群+上课直播的方式,能够最低时间成本的完成教学,而且免去了前期下载app、熟悉操作等步骤,但不足之处在于,除群直播外相对应的教学工具还不够完善。
事实上,想要分抢“在线教育”这块大蛋糕,光靠提供教学工具明显是不够的,虽然由于疫情不得不线上教学,但对此的焦虑和担忧却从未停止过。
- 对于学生来说,线上听课的效率和互动性与线下效果相差甚远,并且长时间面对电脑,视力也会受到影响。教育局就曾公开表示过,不支持学生长时间进行线上学习;
- 对于老师来说,线上备课的流程、工具的使用、课堂作业、考试等基础教学流程要比线下负责的多,无法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也会降低教学质量;
- 对于家长来说,督促学生学习已经从每天2小时增至每天10个小时,时间精力上都是一项大的挑战,疫情结束后,家长也要恢复工作,大量的线上教学只会让家长分身乏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线上教育可能是顿“美餐”,但疫情之后,能否持续仍然是个未知数,对于钉钉和微信来说,如果不解决在线教育“难互动”“难反馈”等核心问题,恐怕也难逃“人走茶凉”的结局。
作者:小程序观察
来源: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
-
引导语:昨晚半夜,微信朋友圈里疯传“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爱爱的”消息,并且附有不堪…
-
这个问题很好,我自己近期也一直在思考。要回答问题,还是得先定义问题:前景是什么意…
-
新榜今日首发全平台网红排行榜,对于“网红”,我们的定义标准力求“纯粹”、“典型”…
-
本月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0.23亿人,环比小幅增长,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国民出…
-
继“外国模特扮演斯巴达勇士”被抓后,昨天上午11点至12点多,在朝阳区建外SOHO街头,一…
-
想必昨天各位移动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美团旗下系列产品遭遇App Store全线下架的一幕《爆…
-
2016年,“网红”大热,成为投资界、新媒体界的“香饽饽”。papi酱的爆红,也告诉我们:…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行业异军突起,自2013年7月,“GIF快手”从工具…
-
在快手变现这个事情上,尽管快手颇为高调地宣布它的决心与计划,不过通过各种数据…
-
当流量红利消失,围绕着“留量”和“商业变现效率”的竞争,成为了抖音、快手在下…
-
回顾过去的2019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大盘增长在进一步放缓,3月份同比增速更是首次跌破了4…
-
原本因为公事忙到很迟才休息,结果又是手贱,睡前刷了微博微信。结果发现朋友圈莫名其…
-
拼多多拼团和用户消费分层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四线城市全面的互联网化带来的增…
-
大约两周以前,有个做企业服务产品(即是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典型如…
-
核心数据2018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4.0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绝对值来看…
-
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Z世代洞察报告。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95、00后Z世…
-
这两年,用户不断地与“免费”告别:支付余额提现收费了,听周杰伦的歌要买会员了…
-
那么多人每年都热衷于上ChinaJoy逛逛,无非就是奔着各种show gril去的: 嫩的掐出水的可爱…
-
继去年下半年股票行情下滑后,一时之间,理财类App开始遍布各各渠道。对于很多App讲激活…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

